今年会

國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國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舉辦單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當前位置:首頁生态信息
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從2022年全國兩會三份報告看綠色發展理念
時間:2022/03/23    來源:本站    浏覽:2414

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從2022年全國兩會三份報告看綠色發展理念

 

◆本報記者 牛秋鵬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成為2022年政府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以及中央和地方預算的主要收支政策。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回顧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曆程時總結“五個必由之路”,其中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政府工作報告》《關于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和《關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三份報告均凸顯了綠色發展理念,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背景下,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生态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全面綠色轉型步伐穩健。


這一年,生态安全屏障逐步築牢。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個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和建設發展,出台支持長江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态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新增國土綠化面積超1億畝。


這一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進。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然而,“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些地方在推進“雙碳”工作中,“難免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有個别控排企業及技術服務機構出現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要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2022年的政府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和财政預算總體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中,“綠色”“低碳”随處可見:


“正确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兼顧發展和減排、當前和長遠,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大對科技攻關、生态環保、基本民生、現代農業等領域及區域重大戰略的支持力度”……一系列要求充分發揮生态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産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2年政府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和财政預算部署将綠色發展更好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和各方面,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态環境高水平保護。


——增強内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倡導簡約适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支持綠色低碳領域産業發展和科技攻關,完善節能節水、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産業支持政策,推動原料藥産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推動境外煤電等“兩高”項目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完善減負纾困等政策,全面解決生态環保行業留抵退稅問題,完善綠色金融标準體系和評價機制,發揮國家産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導金融資源向工業綠色低碳領域彙聚。


值得注意的是,三份報告聚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财政支持等方面部署安排,展示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


聚焦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


雄安新區,一座綠色生态之城脫穎而出,一泊壯闊的白洋澱氤氲如夢。


“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建設,“要靠這樣的生态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也是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的生動體現。


過去一年,長江經濟帶生态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生态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和污染治理“4+1”工程穩步推進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實現良好開局,水生生物資源逐步恢複,《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


過去一年,《“十四五”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農業、工業、城鎮生活和尾礦庫污染“3+1”綜合治理方案實施紮實推進,在沿黃地區完成1.2萬平方公裡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加快構建,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第二批制度創新經驗成果向全國複制推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三份報告堅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動能。


新的一年,紮實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污染治理“4+1”工程,持續鞏固長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成果,積極構建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政策制度體系,建立長江流域協調機制和水生态考核機制。


新的一年,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緊抓環境污染“3+1”綜合治理,加快中遊地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處理設施短闆,推進尾礦庫環境風險隐患排查整治,推動建設甯夏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研究出台财稅支持方案。


此外,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發揮風、光、水電和礦産資源優勢建設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現代海洋城市等建設,提升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積極推動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态保護與經濟轉型,編制出台洞庭湖生态經濟區規劃,推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新進展,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以及資源枯竭型城市加快發展……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正在鋪就。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2021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化,生态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增加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資金規模,新增20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補助支持城市,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9.1%,地表水水質優良(Ⅰ類—Ⅲ類)斷面比例提高到84.9%。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深入實施,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


治污攻堅,并非朝夕之功。


“生态病是一種綜合征,病源很複雜,有的來自不合理的經濟結構,有的來自傳統的生産方式,有的來自不良的生活習慣。”污染防治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也更高,減污與降碳、城市與農村、PM2.5和臭氧、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态保護、新污染物治理與傳統污染物防治等工作交織,問題更加複雜,難度和挑戰前所未有。


2022年,要堅持系統觀念,在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上下更大功夫,促進生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中央财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300億元,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37億元,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繼續開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壓茬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統籌推進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治理,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三份報告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堅定不移走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正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