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

國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國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舉辦單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當前位置:首頁職教動态
職業本科,行穩方能緻遠
時間:2022/06/14    來源:本站    浏覽:2011

一項調查顯示,職業本科教育獲得大多數在校生和雇主認可

職業本科,行穩方能緻遠

發布時間:2022-06-14  作者:羅建平 藍文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職業本科教育作為現代職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重大舉措。開展職業本科教育是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對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現實需求,也是推進中國職業教育走向國際的關鍵之舉。


2021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展了職業本科教育滿意度調查及雇主滿意度調查。調查顯示,職業本科教育獲得了大多數在校生和雇主的認可——有80%的學生認為職業教育辦學層次提高很有必要,并且對接受職業本科教育有較高期待;有60%的雇主認為與其他群體相比,職業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更适合崗位需要,應擴大辦學規模。


改革探索步入深水區


中辦、國辦《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賦予了職業本科教育合法權利與地位。


由于職業本科教育還處在探索發展階段,相關法規政策并沒有對職業本科、高職專科和應用型本科的發展定位、屬性區分給予明确回答,課程教學标準、專業建設标準、人才培養标準等關鍵制度設計也未完全落地。滿意度調查發現,目前職業本科學校有的不自覺地向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發生“學術漂移”,有的則延續高職專科辦學模式出現“移植生長”,“雙重”同質化傾向較為明顯,因此需要盡早明确自身的發展定位。


師資隊伍建設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職業本科學校師資構成較為複雜,“雙師型”教師的數量和質量與要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如何融合本科性和職業性的“雙能”要求是職業本科教育發展面臨的難點之一。


高職專科院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之後,面臨着本科生和專科生混合等較為複雜的局面。滿意度調查顯示,有41.72%的學生對學校後勤管理工作滿意度不高,一些學校在管理上延續慣性,沒有按照本科學校的管理方式進行整體“升級”,成為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實現類型發展的國際借鑒


國外沒有職業本科學校這一概念,從内涵要素來看,國外與之對應的是應用科技大學、多科技術學院及技術科學大學等。借鑒國外這類大學的發展經驗可促進我國職業本科教育實現類型發展。


加大政策供給是增強職業類型特征的保障。國外職業教育發展雖各有特色,但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國家層面建立了完善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和保障制度。通過剛性、精準的政策供給,逐步形成了關于招生方式、辦學載體、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校企合作等方面相對穩定的制度安排。


專業發展緊跟産業需求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德國政、行、企多主體參與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十分注重将地區經濟和産業結構的優勢轉化為學校專業發展的優勢和特色。新加坡以産業升級為準繩,依據預設的關鍵指标對理工學院的專業進行動态調整。美國社區學院根據市場調研結果設置專業,邀請社區人員和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專業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澳大利亞TAFE學院專業課程設置不僅與産業調整同步,而且普職教育課程可以彼此銜接。


嚴控師資标準是解決教師“生态困境”的關鍵。法國非常注重職教師資的培養,規定了嚴格的準入制度,構建了職教師資認證體系。德國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在教師準入和聘用方面有一套嚴格的制度規範,此外,關于教師再培訓、再教育和知識與技能的更新也都有詳盡的說明。


深度校企合作是類型發展最鮮明的底色。行業企業是人才培養标準的主要制定者,工作場所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學習者先成為學徒,後成為學生,行業企業實踐時間超60%是一些職教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比如德國和瑞士的學徒制、英國的學位學徒制,都是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設計課程、企業提供實習崗位。


推動職業本科發展的對策


加快推進現代學徒制,推動校企雙向跨界融合。滿意度調查顯示,有43.5%的學生認為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企業不多,說明校企雙方合作意願和深度還不夠。為此,需要完善現代學徒制的法規和激勵政策,保證行業、企業、學校和學徒各方的合法權益,開發崗位培養适用教材并建立定期更新機制,探索與學徒制相匹配的教法,提升雙導師團隊的育人能力,通過“三教”改革彰顯中國特色學徒制的“雙向跨界”。


強化專業群建設,緊密對接産業轉型升級需求。滿意度調查發現,有44%的學生對于從事專業相關工作意願不高,因此亟須提高專業内涵建設和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開發對接産業标準的專業标準體系,建立動态的專業調整機制,發揮行業企業人才需求預測優勢,打造國家戰略專業群聯動發展示範高地。


打造專家型“雙師”隊伍,增強教師“雙能”儲備。滿意度調查顯示,一些學生提及教師存在“教學方式呆闆”“教學能力不足”“課外溝通少”等問題,單純的“雙師型”已不能滿足學生對教師“雙能”的要求,應細化“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标準,并同步向專家型“雙師”轉變提升。學校在聘用教師時要突出實踐導向,創新考核方式,聘用既具理論知識、工程實踐能力又具職業精神的專家型教師。要依托合作企業和校企深度融合平台,堅持德技并修、育訓結合,建立教師輪訓制度。同時聘請大國工匠、技能大師到校任職和兼職,樹立專家型教師典型,示範引導教師隊伍向專家型升級。


兼顧标準構建與質量評價,健全多元評價機制。以“職教高考”制度為切口,建立基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将數字素養作為強制性要求列入學校畢業證書及“1+X”證書考核評價标準。建立多元分類評價體系,構建與普通高校“學科評估”相對應的職業高校“專業(專業群)評價”。建立行業職業教育和培訓基金,鼓勵并引導行業、企業參與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工作。


加快治理轉型,提升學校治理能力。加大學校管理者培訓,完善管理者、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高校治理的規章制度,推進學校治理轉型。加強“内控”體系建設,增強服務保障能力。建立以大數據為核心的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化支撐體系,形成全校統一聯動的治理信息平台。


(作者單位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助“職業本科院校辦學特色的調查研究”成果)


作者:羅建平 藍文


《中國教育報》2022年06月14日第5版 版名:職教周刊


XML 地圖